水利水电工程劣质生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 获奖名称: 水利水电工程劣质生境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 获奖等级: 一等奖
  • 获奖类别: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
  • 授奖单位: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
  • 完成单位: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华电杂谷脑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新开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获奖年度: 2018
  • 获奖人员: 汪在芹、高强、李珍、孙海龙、张平仓、廖灵敏、张乾柱、黄金权、任立、谢波、赵鑫钰、喻志强、任斐鹏、甘国权、卢阳
  • 成果简介:本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水利。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高陡边 坡、大型弃渣场、河湖岸坡等劣质生境土壤环境恶劣、植物生长困难、水肥调节能力差,影响生 态环境与工程安全,如何有效修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本 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依托水利部国际 与开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历时20余年,采用多学科交叉方法 ,在理论与技术、工艺与设备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研发了水利水电工 程劣质生境生态修复与监测成套技术。主要创新点如下: (1)研发了由“种子带—网—纤维束”生态护坡结构、土壤水分生态有效性和土壤抗侵蚀性调 控方法等构成的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新技术,突破了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劣质生境难以修复的技 术瓶颈。 (2)研发了由掺拌覆土、截水防渗和坡面保土拦护等构成的大型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形成了 系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解决了大型弃渣场水肥条件差、水土流失风险大的 技术难题。 (3)选育了适合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两栖”乔木水桦树及裸露河堤护坡固土的假俭草“涵 宇一号”,研发了成套繁殖、栽培及管护技术体系,实现了河湖岸坡结构稳定、养分拦截、水质 净化和生态修复。 (4)研发了国内首座移动式水土流失实验室、坡面土壤侵蚀快速测定系统和降雨侵蚀过程测定 仪器,解决了坡面水土流失难以原位跟踪监测的难题,实现了坡面降雨和土壤侵蚀过程的高精度 、实时、动态监测。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授权国家专利31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编写行业标准2部,地方标准1部 ,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 10余篇),获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2项 ,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成果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岷江上游多个水电站等水利水电 工程的生态修复,创造经济效益近7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经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组织专家评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