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电绿色发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获奖名称: 农村水电绿色发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获奖等级: 一等奖
  • 获奖类别: 长江委科学技术奖
  • 授奖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
  • 完成单位: 、国际小水电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
  • 获奖年度: 2019
  • 获奖人员: 李青云、刘德有、徐锦才、欧传奇、池仕运、顾正华、赵伟华、崔振华、王振华、黄茁、付自龙、赵良元、赵建达、曹慧群、谭湘清
  • 成果简介:农村水电(小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和农村基础设施,但是存在违规建设、影响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绿色发展是新时期农村水电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往对农村水电生态环境影响规律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及管理技术,难以满足新时期农村水电绿色发展的需求。本项目通过系统广泛的实地调查、现场监测、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等,深入揭示了农村水电站(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农村水电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研发了农村水电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构建了适合国情的绿色小水电评价体系,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查明了引水式农村水电站对浮游植物的卷载效应,揭示了坝式农村水电站库区和坝下河道的底质异化对底栖动物分布的影响。 (2)提出了引水式农村水电生态足迹账户划分指标及方法,实现了减脱水河道及岸坡生态服务功能受损程度的定量评价。 (3)提出了基于底栖生物栖息地模拟的农村水电生态流量核算方法,研发了适用于山区溪流的柔性双管引水发电一体化设备和箱式生态机组,提出了修复减水河道的可拆卸式生态过水坝和防渗型人工阶梯-深潭系统等设计方法。 (4)构建了协同生态环境、社会、管理和经济的我国绿色小水电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制定了《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 (5)研究成果在我国绿色小水电评价、生态流量核定与监测、小水电生态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得以应用,促进了我国农村水电绿色发展,同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水电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成果包括论文71篇,专著7部;国家专利15 项;软件著作权2项,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2项,标准规范8部,规划1部。 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院士、环境地质学家殷鸿福院士和水电工程学家郑守仁院士等专家认为该成果“解决了小水电发展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为解决小水电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人民日报、人民网、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项目相关应用成果进行了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