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崩岸风险评估与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名称: 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崩岸风险评估与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等级: 一等奖
获奖类别: 长江委科学技术奖
授奖单位: 长江水利委员会
完成单位: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荆州市荆江河道演变监测中心
获奖年度: 2020
获奖人员: 姚仕明、朱勇辉、岳红艳、何广水、尚钦、黎礼刚、刘国亮、李凌云、刘亚、唐金武、邓彩云、王军、汪记锋、刘心愿、王罗斌
成果简介: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是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进入该河道的泥沙明显减少,河床冲刷加剧,其河道面临新的崩岸情势,崩岸不仅改变河道平面形态、引起上下游河势的调整变化,而且直接影响防洪、航运、涉水建筑物的安全与岸线的保护和利用。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水沙过程年内年际间变化大、河床边界条件复杂,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加之原型岸坡崩塌过程和护岸工程效果监测手段的制约,导致崩岸机理非常复杂和治理技术难度很大。为此2007年以来,项目团队坚持生态发展理念,针对持续冲刷条件下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河岸崩塌机理、护岸工程病害机理与破坏模式、崩岸风险评估与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等科学技术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和市场横向委托等项目支持下,持续了十年年联合攻关,完成相关研究项目20余项,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阐明了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近岸河床变形与岸坡失稳的耦合机制,揭示了持续冲刷条件下天然河岸的崩塌机理与防护工程破坏机理; (2)建立了基于多因素影响下的崩岸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了自2007年以来坝下游冲刷最为剧烈的荆江监测岸段的崩岸风险等级,提出了不同崩岸风险等级的处置措施,为提高崩岸预警技术和强化崩岸风险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3)首次明确了环境友好型护岸工程涵义,构建了环境友好型护岸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河岸生态护岸带分区方法的护岸工程材料和结构型式;研发了多种生态型护岸工程新技术和新型生态护岸材料;提出了统筹抗冲稳定性与环保生态型的优势技术组合的崩岸综合治理技术。 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1篇,EI检索12篇。培养了一批省部级高级人才和高级治江科技骨干人才,并培养了研究生3名。 成果被多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广泛应用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2016年修订)和《三峡后续规划 河势及岸坡治理专项规划》等规划的编制与修订,长江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应急工程、三峡后续长江中下游崩岸重点治理工程和长江中下游重点河段整治工程的规划、论证、设计、施工和管理,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崩岸应急抢护与风险管理和长江中下游航道建设以及岸线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有力促进了江湖治理与防洪减灾方面科研人才的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效益。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