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荆江河段特性及人工裁弯河道演变研究
获奖名称: 长江荆江河段特性及人工裁弯河道演变研究
获奖等级: /
获奖类别: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授奖单位: 全国科学大会
完成单位: 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获奖年度: 1978
获奖人员: 唐日长、潘庆燊、俞俊、曾静贤、梁中贤、沈惠漱、胡冰等
成果简介:项目背景情况 长江中游干流自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城陵矶一段称之为荆江,其中藕池口~城陵矶的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泄洪不畅,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河流自然裁弯和串沟。新中国成立后,为扩大下荆江河段泄洪能力,确保防洪安全,改善通航条件和缩短航程,1954年4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第一查勘队编写了《查勘荆江河道裁弯工程报告》,提出了荆江局部裁弯意见。1954年以后,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下荆江裁弯工程的勘测、规划和科研工作,于1960年提出了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规划,确定由沙滩子、中洲子和上车湾三处裁弯工程为主的南线规划方案。自此,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流研究室开展了荆江河道特性分析、裁弯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裁弯工程经验总结等多项工作,为裁弯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科技基础。1966年中洲子人工裁弯工程正式开工,1967年5月新河竣工过流,同年汛后10月即成为长江主航道。上车湾新河开挖工程于1968年12月开工,经过第一期和第二期开挖工程,1970年5月新河成为长江单线航道,1971年5月成为主航道。沙滩子于1972年汛期发生自然裁直,汛后及时进行了河势控制工程。裁弯工程的实施,具有显著的防洪、航运和农业等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技术创新 (1)在对建国以来对荆江进行的大量观测资料和各时期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归纳基础上,阐明了荆江河道的流域特性、历史演变和近代河床演变特性,初步认识了下荆江蜿蜒型河道的形成条件。 (2)开展了裁弯工程的定床、动床、动床动岸等六个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掌握了蜿蜒型河道成因、裁弯引河线路选择、裁弯后上下游水位变化及裁弯对下游浅滩的影响等,为裁弯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3)基于裁弯工程实施后长期水文和河道观测资料分析,掌握了裁弯后河床演变过程,及其对上下游水文因素、河道变化和荆江三口分流分沙的影响,总结了对裁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护岸等方面的基本经验。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成果为荆江河道治理,特别是下荆江裁弯工程规划、引河设计与施工,以及新河护岸等提供了科学支撑。下荆江中洲子、上车湾和沙滩子系统裁弯,共缩短了河长78公里,约占裁弯前荆江全长的五分之一,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中,防洪效益表现为裁弯后上游河段水面比降加大,同流量下的水位较裁弯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减轻了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减少了运用荆江分洪区的几率,防洪效益显著;航运效益表现为裁弯后,缩短了航程,裁掉了原航道中的多处碍航浅滩,改善了航行条件,加速了船舶周转,并节约了能源;农业效益表现为裁弯后老河的上下段均淤积抬高,增加了可开垦的耕地面积,裁弯河段河势得到稳定,改变了年年修堤退垸的被动局面,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