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杨文俊
职称、职务:正高、raybet体育在线 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邮箱:yangwj@mail.crsri.cn
研究方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环境泥沙、生态水利及水沙量测等
招生专业:土木水利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博士
[1]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2018YFC0407600)”,2023.12-2027.11,4491万,项目负责人
[2]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鄱阳湖极端洪枯事件的水生态影响及洪泛湿地韧性提升关键技术与示范(2023YFC320900)”,2018.07-2021.06,1921万,项目负责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现场实时耦合测量三维水沙参数超声仪研发(51527809)”,2021.01-2020.12,863.0万,项目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峡水库水沙过程调控及生态环境响应(52130903)”,2022.01-2026.12,300.0万,项目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长江流域特征鱼类行为机制与鱼道生态水力调控研究(U2340218)”,356.0万,2024.01-2027.12,项目负责人
[6]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课题“河湖生态岸坡及滨水带综合治理关键技术(2018YFC0407603)”,338万,2018.07-2021.06,课题负责人
[7] 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唐家山堰塞湖处置技术研究与系统性经验总结(2009BAK56B03)”,2009.01-2012.12,315万,课题负责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医用CT技术泥沙颗粒相对隐蔽度分布规律研究(51279012)”,2012.01-2016.12,80万,项目负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道采砂坑演变机理研究(51079008)”,2011.01-2013.12,41万,项目负责人
[10] 水利部行业公益性专项项目“三峡水库淤积物理特性及其生态环境效应(201501042)”,2015.01-2017.12,635万,项目负责人
[1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生境因子的特征鱼类游泳行为响应及其鱼道设计技术(2015CFA026)”,2015.01-2017.12,80万,项目负责人
[1] Qigui Yang,wenjun Yang,Emergency Handling of the “5.12”Tang jiashan Barrier Lake,Springer,ISBN 978-981-99-1706-8,2020.
[2] 杨文俊,汤显强,王振华. 基于环境泥沙的营养物质输移机理与生态防治[M],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43721-1,2015.
[3] 杨文俊,郭熙灵,周良景,胡志根,施工过程水流控制与围堰安全[M],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50080-9. 2017。
[4] 杨文俊,林莉,黄仁勇等,三峡水库水沙过程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及调控关键技术[M],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72299-7,2022。
[5] 郑守仁,杨文俊,河道截流及流水中筑坝技术[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978-7-5352-3997-6,2009。
[6] 高黛安,杨文俊,肖兴恒等副主编 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工程[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ISBN 7-5084-0198-0,1999。
[7] 戴会超,曹光晶,包承纲,杨文俊.三峡工程导截流及深水高土石围堰研究[M],ISBN 978-7-030162-083,2006.
[1] Kuang, Z., Yang, W., Lin, H., Bi, S., Chen, Y., Gao, Y., ... & Li, J. (2023). Research on sediment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based on multi-frequency ultrasonic signal response. Measurement, 208, 112485.
[2] Chen, Y., Yang, W., Lin, H., Li, B., & **g, S. (2022). Modified kernel density-based algorithm for despiking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data. Measurement, 204, 112043.
[3] Chen, Y., Yang, W., & Lin, H. (2024). Reproducing the temporal averaging process of the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nd assessing its impact on turbulence measurements. Measurement, 226, 114093.
[4] Li, B., Yang, W. J., Li, J., S. Y., & Chen, Y. (2022). Analysis of the spanwise vortex of open channel flows based on the Omega-Liutex vortex identification method.Journal of Hydrodynamics,34(1), 148-155.
[5] Lin, L., Dong, L., Meng, X., Li, Q., Huang, Z., Li, C., & Crittenden, J. (2018).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phthalic acid esters in water and surface sediment from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69, 271-280.
[6] 杨文俊, 刘同宦, 栾华龙, 等. 鄱阳湖五河及湖区生态水利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J].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9, 51(02):1-12.DOI:10.15961/j. jsuese. 201900060.
[7] 杨文俊, 孟震, 汤洁. 泥沙起动概率概念及其计算方法[J]. 泥沙研究,2019,44(05):1-8.DOI:10.16239/j.cnki.0468-155x.2019.05.001.
[8] 杨文俊, 孟震, 朱帅.清水冲刷下河床粗化试验研究评述[J].泥沙研究,2019,44(03):73-80.DOI:10.16239/j.cnki.0468-155x.2019.03.012.
[1] 杨文俊; 曹慧群; 李青云; 魏国远; 江耀祖; 黄仁勇; 李健; 陈锦; 一种水库水下行走式吸排沙装置, 2018-05-25, 中国, ZL201610550403.2.
[2] 杨文俊; 毕胜; 赵蕊; 李健; 宫平; 利用水体自然动能的移动式气动挟沙旋流清淤设备及方法, 2018-07-03, 中国, ZL201610922249.7.
[3] 杨文俊; 胡晗; 杨伟; 李健; 谢学伦; 毕胜; 水下封闭式渠道淤沙高效输移装备, 2018-07-31, 中国, ZL201610922251.4.
[4] 杨文俊; 孟震; 杨一; 宫平; 一种泥沙颗粒暴露度的测量方法, 2019-01-22, 中国, ZL201610859731.0.
[5] 杨文俊; 李丹勋; 陈启刚; 李健; 王兴奎; 一种原位实时测量悬移质浓度和级配的装置及方法, 2017-12-15, 中国, ZL201510010173.6.
[6] 杨文俊; 朱帅; 孙先; 杨一; 一种淤积物原位取样分析处理方法, 2019-05-24, 中国, ZL201610859300.4.
[7] 杨文俊; 束家龙; 朱帅; 张地继; 盛康; 宋丽; 沈洋; 一种自重作用下旋转进占式河床淤积物采样装置, 2019-06-28, 中国, ZL201710069452.9.
[1] 简易的新型超声含沙量探头数据处理系统,2019SR1111796
[2] 超声仪器运行驱动控制系统,软著登字第6939808号;
[3] 超声仪器SOC平台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系统,软著登字第6939582号;
[4] 超声仪器SOC通信信号分析处理软件,软著登字第6939811号;
[5] 水利超声波流速检测软件,软著登字第6939810号;
[6] 超声仪器硬件电路参数配置系统,软著登字第6939809号;
[7] 超声仪器信号处理算法软件,软著登字第6939583号;
[8] 超声仪器PC端指令接收处理系统,软著登字第6939584号;
[9] 9、超声仪器PC端运行图像实时显示系统,软著登字第6939585号;
[10] 10、超声仪器PC端控制应用软件,软著登字第6944418号;
[11] 11、超声仪器SOC平台嵌入式软件处理器运行初始化系统,软著登字第6944417号。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科技部,1999,排名第9
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三峡工程大江截流设计,建设部,1999,排名第1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国务院,2004,排名第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国务院,2009,排名第9
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水利部,1998,排名第3
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明渠导流及通航研究与运行实践,湖北省人民政府,2003,排名第9
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湖北省人民政府,2004,排名第2
科技进步特等奖,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二期工程蓄水、通航、发电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湖北省人民政府,2004,排名第29
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挑流消能工优化研究与应用,湖北省人民政府,2010,排名第2
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利水电工程复杂环境下施工水流控制与围堰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2019,排名第2
科技进步特等奖,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实践,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2020,排名第4
自然科学二等奖,流域系统演化及其环境响应研究,湖北省人民政府,2010,排名第2
科技进步二等奖,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调控方法及应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 2012,排名第4
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水沙过程的典型多面源营养物质输移机理与生态防治,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2015,排名第1
科技进步一等奖,河流生境修复的生态水力调控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2018,排名第2
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水库水沙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关键技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2021,排名第1
技术发明一等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水沙生态环境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水力发电学会,2021,排名第3
长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自然-人为双重作用下长江上游水生态风险发生机制及应对策略,长江技术经济学会,2021,排名第2
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工程河库系统生境演化规律及水沙适应性调控,湖北省人民政府,2022,排名第1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国务院)
水利部领军人才(首届)(2022,水利部)
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首批部级专家人选(2008,水利部)
首届中国水利学会杰出青年奖(2006,中国水利学会)
授予第四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8,湖北省科协)
"奉献治江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长江水利委员会)
首届张光斗优秀青年科技奖(2011,张光斗基金会)
中国疏浚协会水库生态疏浚与资源化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过鱼设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